罗圈腿也被称为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是一种膝关节异常内旋的畸形发育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当并拢双足、完全放松双腿直立时,两个膝关节之间不能并拢,就是我们常说的罗圈腿、O型腿。
正常情况下,压力是平均分布在膝关节面上的。而罗圈腿由于膝关节内翻,身体重量就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磨损,胫骨平台塌陷,继发骨性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越来越严重,继而易出现关节疼痛,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行走活动。
罗圈腿在婴幼儿中很常见,出生时的罗圈腿婴儿通常会在18个月大时逐渐摆脱这种情况,在2岁时自动矫正,如果2岁后还是很明显的罗圈腿,则需要引起重视。
罗圈腿的形成发展有多种不同的原因,生理性罗圈腿的形成是由于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发育时,处于狭窄的位置,一些胎儿骨骼在宫内时必须旋转,以便可以容纳在狭小的空间中。生理性罗圈腿只是婴幼儿正在经历的正常发育过程,但如果孩子的腿到2岁还没有伸直,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这些原因包括:
(1)佝偻病
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而引起,缺乏这些重要的营养素会使孩子的骨骼变软变弱,导致孩子的腿弯曲;或是由于遗传所致。
(2)布朗特氏病
布朗特氏病(胫骨内翻)是一种由孩子胫骨生长板问题引起的生长障碍。布朗特氏病在超重儿童和早步行的儿童中更为常见。
(3)侏儒症
最常见的侏儒症类型是由称为软骨发育不全的骨骼生长障碍引起的,这种疾病会导致罗圈腿。
1、对程度较轻、生理性膝内翻的患者,主要通过鞋垫、绑腿、夹板、支具、仪器等理疗方法矫正,从膝关节两侧施压,调节膝关节侧向稳定结构内外侧副韧带的力量平衡,使膝关节角度恢复正常。
2、对于严重、有病理性膝内翻的患者,保守治疗仅能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胫骨机械性内翻部分无法得到矫正。因此,膝关节距离超过200px者,或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矫正,通常是采用手术进行矫正,根据关节内翻的类型不同,选择胫骨锲型切除术,或者股骨锲型切除术,术后进行内固定或者外固定,达到恢复正常膝关节应力的目的。
骨性关节炎严重的,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的创伤性较大,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所需的恢复期也是比较长的。
以上是关于“罗圈腿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