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促排过程中,当卵泡长到一定阶段时,医生通常用会使用一种特殊药物促使卵母细胞达到最终成熟,由于这种药物注射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所以被称为“夜针”。那么,打夜针一般多少量呢?关于该问题,有喜网做了相关解答,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因卵子是被卵丘细胞包裹黏附于卵泡壁上的,注射夜针其作用是促使卵子成熟,让卵丘细胞松散,使卵子易于从卵泡壁脱落,这样更容易取到卵。总而言之,打夜针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卵子成熟和脱落的。
通常情况下,夜针的时间都是安排在晚上,而注射夜针后需36小才能进行取卵手术,为了能在上午取卵,那就需要在晚上打夜针。但是个别的人,如自然周期或微刺激周期,夜针时间可能提前,可能会在夜针当日中午或者下午注射。
打夜针的时间并不是固定在一个时间点上的,而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激素情况、卵泡发育情况以及促排方案等方面来进行夜针时间安排,但无论什么时间打夜针,都必须按照医嘱时间用药,否则会影响取卵结果,比如提前排卵、卵子不成熟等。
一般来说,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卵泡大小、激素水平、促排方案,受精方式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来确定夜针的时间,以及夜针注射的剂量。不同的人所注射夜针的剂量也不完全相同,常用绒促性素4000-10000IU不等,剂量一般根据卵泡个数、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决定。
因为绒促性素不但促使卵泡最终成熟,还与卵巢过度刺激发生密切相关,所以高危卵巢过度刺激风险的患者注射剂量要减少。总而言之,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所以用的药物及剂量也就不一样。
以上便是关于“打夜针的作用”,以及“打夜针一般多少量”相关知识的介绍,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仍有这方面的疑问,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可联系有喜网工作人员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