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试管患者,尤其是内膜偏薄、反复种植失败的女性来说,“宫腔灌注”这个词一定不陌生。为便于大家更好的认识这个名词,今天有喜网就为大家解读什么是“宫腔灌注”。
宫腔灌注是指在无菌条件下,经阴道向宫腔里灌注药物进行治疗,提高内膜容受性,改善子宫内膜的环境,增加着床点的局部血管生成,以利于胚胎着床,提高妊娠率。
常见的灌注药物主要包括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1)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G-CSF)
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属于集落刺激因子家族,最初用于动员造血干细胞、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等。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人类生育的多环节具有调节作用,包括可以调节子宫内膜细胞的增生、卵泡发育等。
G-CSF宫腔灌注在理论上认为能够改善子宫内膜对雌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抵抗、对子宫内膜炎症具有治疗作用,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增生以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2)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
HCG是一种由胚胎的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是维持正常妊娠的重要激素。宫腔灌注HCG能够引起子宫内膜水平各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调节胚胎植入的宫腔环境,促进胚胎和内膜之间的和谐,因此在理论上被认为有助于胚胎植入。
1、子宫内膜薄者:当子宫内膜厚度<7mm时被称为薄型内膜,宫腔灌注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胚胎种植率;
2、复发性流产及生化,多年不孕者:检查子宫内膜毒性异常的患者,行宫腔灌注可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调节宫腔内的局部免疫微环境;
3、反复移植失败者:反复移植失败考虑可能与胚胎、子宫内膜容受性、全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等有关,而行宫腔灌注可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调节宫腔内的局部免疫微环境,从而提高胚胎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Q:宫腔灌注需要灌注多久?
A:一般月经干净后,排卵前灌注,治疗月灌注2-3个周期,每周期灌注2-3次,移植月或者备孕月灌注2-3次。
Q:宫腔灌注后能同房吗?
A:为预防感染,宫腔灌注治疗期间禁止同房,至少灌注结束一周后才可进行同房,但一周后若有阴道出血情况时依然禁止同房。
Q:宫腔灌注治疗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A: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禁止同房、冲洗阴道及阴道放药,同时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预防感染,如有不适请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
综上便是关于宫腔灌注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