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的朋友和小编一样,在疫情期间每天都关注着新型冠状的新增病例和疑似案例上的数字变化,来看一看疫情的情况,那么每一例确诊感染的病例都是怎么被确诊的呢?其实说到这个问题,有不少的朋友应该都想知道吧,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咽拭子为主);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如支气管或肺泡灌洗液等)。
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的人。
N95及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连体防护服、双层乳胶手套、防水靴套。
病例样本在哪里采集呢?发热门诊及住院病例的标本由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采集;密切接触者标本由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负责采集。
用两根聚丙烯纤维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并且两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檫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
标本应放在带螺旋盖的样本采集管里,拧紧,再放入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并按照A类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
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送检,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运输应该按照UN2814运输。
综上便是本文的简单介绍,希望通过上述的介绍朋友们能够清楚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方式,在疫情期间,希望大家听从安排,做好防护,不给社会添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