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发现检查结果中血小板偏高,所以就会问到“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的问题,为了能帮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小编在以下内容中做了详细介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大家要知道啊血小板的正常范围值为100×10^9~300×10^9/升,只要检查结果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而且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每天都会发生变化,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只要变化相差6%-10%都是正常的,所以血小板稍微有变化也不要太担心。
其次,日常饮食、经期、季节、采血方式等都会导致血小板有变化,一般在经期后血小板会比经期高,冬季血小板数量也会较其它季节偏高,如果是静脉采血,那么血小板的数量要比毛细血管采血高10%左右。
最后,血小板异常增多还和血液系统疾病有关,比如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需要结合自身症状,通过其它针对性检查做出明确的诊断,毕竟如果是因为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血小板增多的,那么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只要大家选择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那么在检查结果异常的情况下,专业医生会建议进行进一步明确检查,大家只要积极配合进行检查即可。
小贴士:如果大家只是一次检查出现血小板偏高的情况,那么也不用要太紧张,这可能是因为生理因素引起的,建议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且定期进行体检。
小编在以上内容中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大家在看完后应该都清楚了吧,如果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超过了40万,那么就属于血小板增多症了,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否则病情严重之后给我们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