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觉得孩子没有抵抗力,怕孩子感染疾病和沾上坏习气,就把孩子关在屋里。只让他接触有限的亲人,让收音机、电视机、大量的玩具、小人书等做他的“小伙伴”。让他吃得讲究,穿着时髦,把家庭当做孩子的“保温、保险箱”,禁锢了孩子的天性。那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孩子去有同龄孩子的家中玩,使孩子们自然熟悉,或者是情况类似的母亲互相照顾孩子的方法,都可以使孩子摆脱“分离不安”。此外,还可以用儿童车推着孩子每天到外面转两三次,给孩子制造机会,熟悉周围环境和人群,这也有助于孩子克服怕生、羞怯心理。
2、假想游戏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利用孩子喜爱的玩具或洋娃娃,制造一种假想环境,引导孩子做游戏。病院游戏、过家家游戏是最具代表性的假想游戏。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妈妈应引导孩子把自己的简单想法表达出来,愉快地做完游戏。
3、讨论感受。和孩子讨论他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评判孩子的感受。还有,更多的字词练习
4、要想克服怕生、羞怯心理,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引导孩子开口说话。和孩子一块去市场或超市,让孩子付款,这样无形中孩子就会和收款人形成一种社会关系。
5、看图游戏。陪孩子看图片或者动画片的时候要经常问孩子,图片中的人是什么感觉?图片里的人心情如何?比如光头强,当他被熊欺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6、妈妈和孩子一块吃零食的过程中,可以做这种游戏。妈妈先把零食放入孩子口中,喊声“得分”,这样反复几次后,再要求孩子把零食放入妈妈口中。通过这种给零食接零食的过程,能使孩子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里跳出,逐渐熟悉社会生活中“我和他”的关系。
7、理解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教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让孩子能够识别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等情感类词汇。
以上就是如何培养孩子有社会性的全部解答了,孩子最大的老师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爸爸妈妈给的东西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这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学会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让宝宝们学会学习。希望小编的回答能够帮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