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宝宝长牙顺序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仅有10%左右的宝宝因遗传因素、营养原因等而出现长牙顺序有悖于正常规律的现象。当发现自家的宝宝长牙顺序和其他宝宝不一样时,想必妈妈们都会格外担忧。那么,宝宝长牙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有喜网就为大家做一个详细讲解,并附上一张宝宝长牙顺序图。
相关数据统计,大多数宝宝在4-10个月长出第一颗牙齿,并且牙齿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生长。不过,也有一些宝宝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化,比如长牙时间较晚,长牙顺序不对等。但是只要在临床所允许的差异化范围内,则都是属于正常现象。
宝宝牙萌出顺序: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下第一乳磨牙→上第一乳磨牙→下尖牙→上尖牙→下第二乳磨牙→上第二乳磨牙。
6-8个月:宝宝下颌的第一乳中切牙萌出;
8-12个月:上压槽渐渐有了动静,开始长出两颗可爱的小门牙;
12-16个月:上下压槽先后萌出第一颗磨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牙;
16-20个月:上下压槽先后长出犬牙;
20-30个月:长出下牙槽的第二个磨牙,上牙槽的两颗磨牙也逐渐长出。
直到宝宝两岁半的时候,20颗牙齿基本都长齐了。当然,有的宝宝由于一开始长牙时间就比较晚,全部牙齿长齐可能要3岁。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只要牙齿排列整齐并且没有其他病理性的表现,都不用担心。
1、牙痒: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从咬自己的小手,到咬妈妈的乳头,咬家人的肩膀。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妈妈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牙龈肿胀:检查一下宝宝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6、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7、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如果体温没有达到38摄氏度那么就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果体温升高明显就建议到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就是有喜网对宝宝长牙顺序的介绍,牙齿萌出的早晚与顺序,并不能作为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所以即便是萌牙晚一些也没有关系,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于紧张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