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罗圈腿怎么办?许多爸妈发现宝宝站立时双腿总是并不拢,并且两腿之间还有很大空隙,为此很是担心,害怕是罗圈腿所导致的。那么,宝宝罗圈腿怎么办呢?下面就随有喜网来一探究竟吧。
罗圈腿俗称为“O型腿”,医学专业术语是膝内翻。其主要症状是当患者站立或者自然伸直时,脚踝能够碰到一起,但是膝盖却不能并拢。
罗圈腿主要是因不正常的骨骼发育畸形造成的,而婴儿的罗圈腿判断起来则没那么直观,不能只从外观上加以判断,还应进行相关检查才能判断。
如果宝宝有O形腿,家长们也不必太过慌张,首先看是否缺钙所引起的,如果是因为缺钙,那么首先以补钙为主。其次,再通过一些方法来纠正或弥补。具体方法如下:
1、按摩法
家长可让宝宝平躺着,然后抓住宝宝其中一条腿的大腿和小腿,手放在关节处,把它往畸形的反方向轻柔按摩。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用力过度,应慢慢调整,建议可以每天坚持3-5次。
2、夹板固定
在宝宝睡觉时找一个和宝宝膝盖宽度适中的木板,先把木板用软布包住,以防止对宝宝造成伤害。然后把木板固定在宝宝关节处,慢慢一点一点的调整,注意不宜过紧,以防血液不流通。
3、夹腿运动
让宝宝的双脚、踝、膝同时靠拢夹紧,坚持数分钟后再放松,然后重复平时走路,注意他们的姿势。也可让宝宝倒着走,八步一组,可来回倒着走。
1、新生儿出生100天后,家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许多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也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从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2、不要过早、过久地站立和学步,少用、晚用学步车,更不要过早穿较硬的皮鞋。因为婴幼儿腿部力量较弱,学行走时穿硬质的鞋,会影响下肢正常发育。
注: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如果两下肢的胫骨(即膝关节以下的长骨)朝外侧弯曲,则为正常生理现象,一般6个月到1岁时,就会逐渐变直。而2岁的宝宝,有轻度膝外翻或膝内翻是正常的,大多能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纠正,家长们无须担心。
综上便是关于“宝宝罗圈腿怎么办”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到大家。对于比较小的宝宝而言,有罗圈腿迹象大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回随着生长而自行矫正,所以家长们无须过于担心。但若是宝宝罗圈腿一直未得到改善,最好是及时到院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避免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