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结婚、怀孕、生产是一般女性必须经历的三阶段。这一过程在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快乐的同时,又因机体形态的改变尤其肥胖的发生给产后女性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据统计,在女性肥胖中,妊娠期及产后肥胖占近50%。引起产后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呢?
1、胎盘激素
当怀孕进入第三阶段后,产妇体内的胎盘激素浓度会快速上升,它是一种促进新陈代谢的激素。当产妇生下宝宝后,胎盘脱落,会使胎盘素的深度在1周内突然下降,连带使母体的新陈代谢跟着下降。如果这段时间摄入过多的热量,就会使妇女在产后1个月内快速肥胖。
2、怀孕期间的饮食
一般来说,医师都会建议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每天多摄取200-300千卡的热量。但是准妈妈摄取的食物若均为高糖份或者高脂肪成分,则很容易摄取过多热量而造成肥胖。
3、胎儿压迫母亲下腔静脉
胎儿在子宫内慢慢地成长,到了孕期的第三阶段,就会压迫到孕妇的骨盆腔,连带使其静脉回流变差,因而有下肢水肿的现象。若不能在产后6周内设法让肿胀的下肢消肿,以后就很难让松散的组织恢复旧观。
4、产后便秘
长期便秘,使肠子和胃失去它本身的功能,残余物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很容易成为小“腹”婆!这时小肚子通常是肿胀的,需要从内部解决。除了日常的锻炼之外,应该增加肠蠕动,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和酸奶的方法!
5、产后腹部肌肉松弛
从中国中医的角度来看,产后肥胖最大的原因是腹部肌肉松弛。孕妇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腹腔承重不断增加。肝虚,筋膜变得薄弱。因此,在生下孩子后,肚子会像没有弹性的橡皮筋,很难恢复原状。不仅造成了腹部肿胀,而且子宫、阴道,也会失去原先的韧性和弹性。
有些产后孕妇体质差,易疲劳,眼睛容易干,怕光,情绪不稳定,容易脾气失控,头晕,指甲干瘪,小腹胀等,这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产后荷尔蒙恢复过渡期的症状。因此,在过渡期过后,就要积极锻炼身体,才能恢复肌肉弹性,消除腹部脂肪,成功减肥。
6、坐月子习俗
产后,妈妈们都会遇到“坐月子”的习俗,在这段时间里,无可避免的会吃很多高热量的补品,加上前面提到的因为胎盘脱落而造成的新陈代谢下降,若在坐月子期间又做任何运动或家务的话,将会造成脂肪快速堆积。
1、影响劳动力,易遭受外伤: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
2、易发冠心病及高血压:体重越高的人,脑血管病变几率也会越高,容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糖尿病,有些人还会患脑梗死。
根据数据显示,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体重的人要高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因此,肥胖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3、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产后的妈妈体重容易增加,这和激素紊乱关系很大,影响了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出现面部黄褐斑、乳房肿块、子宫肌瘤等问题。
4、易引起肝胆病变: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5、可引起关节病变:体重的增加能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