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马来西亚的饮食文化
发布时间:2019-12-26 14:13
浏览量:39

四季如夏的气候,充足的日照,令热带水果、植物在此肆意生长。在这里能吃到最鲜甜的水果,而这里独有的植物香料,香味传神,成为马来西亚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美食特色的关键,马来西亚的多元社会,在食物等方面同样表露无遗。这里汇集了中国、印度、西方、马来西亚本土民族的食物,使得各种风味的美食琳琅满目,任君选择。赴马做试管婴儿的姐妹们,不妨在闲暇之余去填饱下自己的肚子吧。

马来西亚的饮食特点

马来西亚人食物一般以米饭、糕点、椰浆、咖喱为主;喜欢带有辣味的菜肴。马来西亚风味“沙爹”(即:烤鸡肉或羊肉串),是宴席必备的佳肴。他们吃中餐的兴趣似乎还要比吃西餐更浓些。用餐一般都以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会时,才偶尔用匙和叉。定居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吃饭一般都习惯使用筷子和勺子做餐具;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吃饭一般惯用手抓饭或用勺子取食。

马来西亚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讲究饭菜量少质精,注重饮食及餐具的洁净卫生。

2、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香辣味道。

3、主食以米饭为主,也爱吃花卷、豆沙包、炒面、什锦饭、锅烙、馄钝等食品。

4、副食,喜欢吃牛肉、羊肉、鸡、鸭、鱼等,也爱吃蔬菜中的黄瓜、西红柿、菜花、土豆、青椒、菠菜、豆角等;调味爱用咖喱粉、胡椒粉等。

5、制法对煎、炒、炸、烧、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6、中餐喜爱中国的粤菜、川菜。

7、菜谱很欣赏咕噜肉、香酥鸡、辣子鸡丁、干烧鳜鱼、番茄里脊、炒肉青椒、鲜蘑菜花、糟熘鱼片等风味菜肴。

8、水酒他们禁酒,喜欢红茶、咖啡以及一些软饮料,尤为爱喝椰子水。

9、果品最爱吃槟榔果,也喜欢菠萝、洋桃、芒果、椰子、木瓜、香蕉、等水果;干果爱吃核桃仁、花生米等。

主食以米饭为主

早餐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是全新一天的开端。在马来西亚的早餐方面,除了满世界的各类面包,面条外,最多的就是被马来西亚人称为“国民美食”的椰浆饭,这种人人都爱的早餐美食在马来西亚的各个州都处处可见。为平民的价格却有着难以抗拒的美味,因此,它常在清晨开始就出现在路边的档口,被用报纸和香蕉叶包起来卖。除了椰浆饭,小贩同时也会售卖奶茶和各类糕点,如此的早晨配搭更是上班族的首选。

午餐

虽说早餐极为重要,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会有人为了省钱而选择不吃早餐,所以因此,午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餐了。也因为这样,售卖午餐的小贩是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档口也最为拥挤。午餐的种类较为丰富,昔日的潮人粥档就为19世纪末的大批南来当苦力的劳工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一日两餐。对于那时候的外来劳工来说,一碗放些佐料的白粥,就是美味。传统的潮州粥配的佐料有:咸菜,猪肠,贡菜,豆腐乳等等(简化),随着都市的发展,街上的车辆增加造成了传统的当铺被迫搬迁,最终渐渐少去。

晚餐

对于马来西亚的人来说,早餐要吃的像皇帝,午餐则要像平民,而晚餐就成了乞丐,但又不能丧失最自己一天的赞赏,所以也得丰富。而后,晚餐一般莫过于一“碟”(马来西亚吃饭喜欢用碟子而不是碗)香喷喷的白米饭,配上各式的肉菜佳肴,最后加一“袋”(马来西亚的饮品一般装在打包袋里,后续提到)香甜的饮料。因此,马来杂饭便是佳选。

马来杂饭是一种菜品多样化,不必辛苦准备,只需到档口买即可的餐,马来杂饭一般以各类咖喱色调为主,有时候会稍稍加入常见的华人菜(中国风味),印度菜或西菜,和中国的盖浇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所有烹饪好的菜品会被陈列在桌上,供客人选择,顾客将选好的菜与米饭一起浇在一个大餐碟上,即可享用。这也是马来人最爱的风味之一,每到餐点时间,路边都会出现大量抱着马来杂饭狼吞虎咽的人,仿佛是一种辛苦后的绝世美味,但对于游客来说,却很难对马来杂饭产生一丝丝的兴趣(比如我),毕竟所有的菜品混在一起浇上了咖喱。

夜宵

夜宵则是大部分马来西亚人常有的饮食习惯之一,现代大型都市的人由于工作压力,都会将晚餐时间押后至深夜,所以在马来西亚部分“夜猫子”出入平凡的地方,夜宵和晚餐的菜品份量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夜宵的时间一般为晚上十点至第二天早上三点,在马来西亚,最受市民好评的便是夜间路边的嘛嘛档,嘛嘛档(Mamak)是马来西亚最普遍的印度餐档之一,传统的嘛嘛档一般在路旁的地摊上经营,随着时间的发展,新一类的嘛嘛档转到了餐馆或咖啡屋经营,其独有的特点是价格实惠,全年无休(马来西亚大部分的餐厅都会一周休一次假),甚至一天全时段营业,大多数的嘛嘛档没有菜单,对于不知道嘛嘛档卖什么的人来说,就什么都甭想吃到。所以对于游客来说,吃嘛嘛档的夜宵又成了一大挑战。

夜宵嘛嘛档

马来西亚的三大菜品

1、印度菜:印度菜一般都是由辛辣类组成,马来西亚的印度菜汇聚了偏向南印度的风味,再加上马来西亚独特的咖喱香,汇聚而成了重心在夜宵的印度风情。

2、马来菜:马来菜主要是由马来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离前的名称)本地的菜品,融入了部分中国和印度的元素以后,所产生了具有浓烈的咖喱味的菜品。

3、中国菜和娘惹菜: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的这段时间,是中国南部福建广东等地华人大批下南洋的时间段,由于大批华人来到马来亚及泰国印尼等地,给东南亚各国带去了丰富的中华文化,由于福建广东等地的移民华人占了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因此最多的美食风味则集中于此。而娘惹菜又是别具特色的一类,是有现在马来西亚本地的娘惹完成的一道马来西亚和中国风味结合一体的菜品。

马来西亚特色美食推荐

沙爹

沙爹是传统的马来美食,其实就是南洋风味的烤肉串,但是很多人来马来西亚都会去尝一尝。大家都爱吃,一定有他的道理啦。沙爹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将羊肉或牛肉串成串,然后再以火碳烤,吃的时候要蘸上一层厚厚的沙爹酱,特色就在这沙爹酱上了!沙爹酱是用花生酱、椰酱、幼虾调成,味道香醇可口。沙爹摊贩在大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不愁找不到哒。

沙爹

扁担饭

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觉得一定是属于当地华人的美食,但其实,这是印度回教徒的食物哦。以前印度小贩会担着扁担叫卖食物,扁担的一边挂的是米饭,另一边则是咖喱菜,然后卖的时候就将咖喱菜浇在米饭上吃。现在做法上已经更多样了,可以浇在饭上的咖喱菜种类非常的多,什么咖喱鱼头、咖喱虾、咖喱薯条之类,你能想到的他们基本都能提供。

扁担饭

炒粿条

炒粿条也是咱们的华人美食啦,是潮州人的小吃,后来流传到马来西亚并被发扬光大,尤其在槟城一带很受欢迎。炒粿条其实有点类似我们常吃的炒河粉,槟城用的粿条是宽一点的,吉隆坡人炒的都是细长的粿条,但是做法上差别不大,一般都是放虾仁、鸡蛋、腊肠、鱼饼之类,然后用黑酱油、耗油炒,喜欢吃辣还可以要求放点辣椒酱,这样吃起来甜中带辣,也很不错。

炒粿条

煎蕊

东南亚国家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冰品向来都很受欢迎。煎蕊就是非常畅销的一种冰食,跟沙爹一样,在大马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到。煎蕊,也叫晶露,里面除了会放冰,还有一种由Pandan叶汁制成的绿色细条,吃起来会有浓浓的青草味,*后还会在上面淋上一层特制的椰浆和黑糖,这样就是一道完整的煎蕊啦。马来*有名的煎蕊据说是开在槟城景贵街的潮州煎蕊,想吃还要排队的说。

椰浆饭

椰浆饭是传统马来美食,号称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马来人每天早上的主食都离不开这道美味的椰浆饭。椰浆饭就是先用椰奶将米饭蒸熟,然后再撒上一些参巴酱或是辣椒酱,再配以小黄瓜、炒江鱼仔、鸡蛋,*后一起用芭蕉叶包起来。吃起来不仅有椰香、辣味,还会有股淡淡的芭蕉叶香,真心好吃到不行。现在不只是早上,马来很多地方全天都有椰浆饭卖。

椰浆饭

虾面

马来西亚的粉面种类很多,虾面不得不提,曾经获得过CNN东南亚十大美食之一,很多旅居国外的马来西亚人最想念的还是要属虾面了。虾面的味道偏辣,口味较重,以浓香的虾汁为汤底,并用2种不同的面混合,最后浇上辣油,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道菜。虾面在西马来西亚比较常见,槟城、吉隆坡、马六甲等小吃街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虾面

白咖啡

马来西亚白咖啡是咖啡豆不加焦糖直接低温烘焙,时间是高温炭烤的2.5倍,研磨成咖啡粉。就是由于这一工序去除了一般高温热炒及炭烤的焦枯、酸涩味,而且保留了原始咖啡的自然风味及浓郁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香浓顺口而心动,泡出来的咖啡色泽奶白金黄,称其为“白咖啡”,味道芳郁香滑顺喉。

标签: 暂无
特别声明:

1、本文由有喜网整理原创发布,保留著作所有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

2、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

相关阅读

大家都在这里聊

试管婴儿交流群
添加微信号,拉你进群
YX-IVF
复制微信号

试管和备孕难题 3条新消息

免费咨询医院专家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