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现在人们常见的一种肝胆系疾病,且患者越来越多。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由于大多数无症状,因此不少人觉得胆囊息肉可以不用治疗,那么胆囊息肉能自愈吗?下面就跟随有喜网来了解一下。
胆囊息肉是指在胆囊内壁上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内壁增生物生成,其形状有的像粟米,一般为1到2毫米大小,有喜网提醒:不能因为胆囊息肉小且无明显症状就放松了警惕,否则等到癌变只会使我们后悔莫及。
胆囊息肉不像身体上的刀痕有自愈性,它可是长在胆囊上的异常赘生物,不能自己治愈或是消失,变小,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长越大,甚至越长越多,我们只能通过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减慢息肉生长的速度。
如果不进行治疗,多出来的这些息肉不会自己收回去。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会让你丧失胆囊功能,不得不把胆囊给切除掉。所以胆囊息肉是不会自愈的,一定要采取治疗。
在临床上,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指在不切除息肉的前提下,通过药物和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来治疗,如果发现息肉没有明显变化,就应该继续进行保守治疗,定期复查,如果保守治疗后息肉出现恶变趋势,那么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胆囊息肉直径小于十毫米,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消除胆囊息肉。
2、如果患者在患了胆囊息肉后只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
3、如果患者比较年轻且症状较轻,可以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方式。但如果患者年纪较大,不建议药物治疗,最好是进行手术。
4、是否需要手术还要根据息肉的直径决定,一般超过两厘米的息肉需要切除,以免息肉增大之后影响了周围的器官以及胆囊功能。如果患者的胆囊息肉比较严重,疼痛感比较强,经常发炎,需要马上手术切除。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胆囊息肉能自愈吗”的解答,由此可见,胆囊息肉虽然症状不明显,但是也不能自愈,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