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什么是黏多糖病,黏多糖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发布时间:2022-03-11 17:11
什么是黏多糖病

●基本信息

【疾病名称】黏多糖贮积症

【别名】黏多糖病

【外文名】Mucopolysaccharidoses(MPS)

【意义】一组溶酶体累积病

【常见病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概述

黏多糖病是一组遗传性新陈代谢疾病,由身体需要分解糖胺聚糖分子的某些酶的缺失或功能失调引起,糖胺聚糖是我们每个细胞中的糖(碳水化合物)长链。这些细胞有助于构建骨骼、软骨、肌腱、角膜、皮肤和结缔组织。

患有黏多糖病的人要么不能产生足够的11种酶来将这些糖链分解成蛋白质和更简单的分子,要么他们产生的酶不能正常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糖胺聚糖聚堆积在细胞、血液、大脑和脊髓以及结缔组织中。

黏多糖病是某些酶的缺失或功能失调引起

其结果是永久性的、进行性的细胞损伤,影响个人的外貌、身体能力、器官和系统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影响心理发育。不同类型的疾病症状可能相似或不同。

黏多糖病被归类为溶酶体贮积病。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分子在细胞内的溶酶体中分解或降解成更小的碎片,在身体的细胞和组织中积聚成有害的数量,特别是在溶酶体中。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消化无功能的细胞和其他物质(包括细菌和细胞碎片)。

黏多糖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黏多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这意味着只有从父母双方继承缺陷基因的个体才会受到影响。

当父母双方都带有一个缺陷基因时,每次怀孕孩子有25%的可能会遗传到该病。受影响孩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可能没有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但可能携带有一份缺陷基因,并将其传给后代。

黏多糖病具有许多临床特征,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各有不同。

有的患者可能在出生时就很明显,随着糖胺聚糖的储存影响骨骼、骨骼结构、结缔组织和器官而逐渐发展,受影响的个体可能智力受损,可能会出现发育迟缓,或可能有严重的行为问题。

黏多糖病症状表现

身体症状通常包括粗糙的面部特征(包括扁平的鼻梁、厚嘴唇、扩大的嘴和舌头)、身材矮小、躯干过短等症状,肝脏或脾脏等器官肿大、疝气、失禁和体毛过多等表现。

反复呼吸道感染很常见,阻塞性气道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很常见,许多受影响的人还患有心脏病,通常涉及扩大或患病的心脏瓣膜。黏多糖病患者的寿命也显著缩短。

黏多糖病的类型

目前已鉴定出七种不同的黏多糖病临床类型。

◆黏多糖病I型

黏多糖病I型有2个亚型,均为α-1艾杜糖醛酸苷酶(α-Iduronidase)缺乏症,系因该酶的某种等位基因的突变所致。

黏多糖病I-H型(MPS-IH型),又称Hurler综合征,Hurler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在黏多糖中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肝素中有L-艾杜糖醛酸的成分,其降解需要α-L-艾杜糖醛酸苷酶。由于此酶缺乏,其前体物的降解受阻而在体内堆积,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肝素为角膜、软骨、骨骼、皮肤、筋膜、心瓣膜和血管结缔组织的结构成分,多为细胞膜外层的结构成分,细胞死亡后可释放出堆积的黏多糖。

前体物的降解受阻而在体内堆积

◆黏多糖病Ⅱ型

黏多糖病Ⅱ型(unter syndrome)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因是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缺乏。

临床上有重型(A)和轻型(B)。由于酶缺乏使硫酸皮肤素(DS)和硫酸类肝素降解障碍,在体内储留并由尿中排出,二者的排出量比为1:1。

临床上重型表现与黏多糖I-H型相似,多在青春期前死亡。起病在2~6岁,有特殊面容和骨骼畸形,但脊椎无鸟嘴样畸形;角膜内皮细胞虽有黏多糖沉积而无角膜云翳,皮肤呈结节性增厚以上臂和胸部为著;幼儿期始有听力损伤,呈进行性耳聋,视网膜变性,心脏增大可闻收缩期与舒张期杂音;最后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肌梗塞,常是死亡的原因。

黏多糖病患者面容特殊

智力落后的差异较大或严重或轻度落后,肝脏肿大,和关节强直;轻型无智力障碍,临床症状亦较轻。

◆黏多糖病Ⅲ型

黏多糖病Ⅲ型(Sanffilippo综合征)其特点为Ⅲ型有不均一性。

其酶的缺乏各亚型不同,ⅢA型为硫酸酰胺酶(旧名称类肝素-N-硫酸酯酶)缺乏,ⅢB为α-N-乙酰葡糖胺酶缺乏,ⅢC为N-乙酰基转移酶缺乏,ⅢD为葡糖胺-6-硫酸酯酶缺乏,都是硫酸肝素降解所需要的酶,因此以上酶的缺乏均可引起硫酸(类)肝素(HS)在体内的蓄积,由尿中排出HS增多。此类酶缺乏主要引起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破坏,神经原呈汽球样变,脑室扩大,脑组织内硫酸类肝素、糖酯和GM-神经节苷脂含量增加,基底神经节损伤等。

黏多糖病的影响

临床表现在出生后一岁内精神运动发育正常。2~3岁时逐渐出现行为、语言等障碍,智能障碍,面容粗糙,关节强直和毛发过多,肝脾肿大。神经系症状表现为进行性手指徐动,四肢痉挛性瘫痪等。四种亚型的临床表现无区别,只ⅢA型临床进展较快。本型无角膜混浊,无心脏异常。

◆黏多糖病Ⅳ型

黏多糖病Ⅳ型(Morquio氏病),有两个亚型。其病因为ⅣA为半乳糖-6-硫酸酯酶缺乏,ⅣB为β-D半乳糖酶缺乏。硫酸软骨素(CS)和硫酸角质素(KS)的降解障碍,而在细胞内沉积,硫酸角质素与软骨素-4/6-硫酸由尿中排出增多,但黏多糖总量不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硫酸角质素的浓度下降,至成年时排出量可正常。由于黏多糖在骨和软骨细胞沉积,骨发育障碍最为明显。Ⅳ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黏多糖病Ⅳ型

Ⅳ型的临床特点为明显的生长迟缓,步态异常和骨骼畸形且逐渐显著。骨骼的畸形表现和I-S型相似,脊椎的鸟嘴突,椎骨扁平,飘带肋骨,还可有鸡胸,骨质疏松,髂骨外翻,股骨头变平,腕和膝关节肿大,但无关节强直。

颜面呈颌骨突出,鼻矮,口大、牙间隙宽及牙釉质发育不良;学龄期出现角膜混浊,皮肤增厚且松弛;智力发育基本正常为Ⅳ型的特点,青春期发育可正常;逐渐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晚期出现麻痹性截瘫和呼吸麻痹。病人寿命多为20~30岁。

◆黏多糖病Ⅵ型

黏多糖病Ⅵ型又称Maroteaux-Lamy综合征。为N-乙酰半乳糖胺-4-硫酸酯酶缺乏,临床上分重型和轻型。本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在5号染色体长臂5q13.3区。酸性黏多糖以硫酸皮肤素(DS)沉积为主,约占尿排出酸性黏多糖的70%~95%,其余可能为硫酸软骨素和硫酸类肝素。

黏多糖初贮积症

临床重型表现多从2~3岁开始生长迟缓,关节活动严重受限,颈短,角膜混浊发生较早,颅骨蝶鞍呈鞋型,颅骨缝早闭合可引起神经系症状,出现脑积水和痉挛性偏瘫。骨骼畸形的程度个人间差异较大,逐渐发生骨骼畸形如I-H型上肢长骨受累比下肢重。可有肝脾肿大。智力正常,但可有眼失明和耳聋。心脏亦可有异常可引起死亡,寿命多不超过10岁。

◆黏多糖病Ⅶ型

黏多糖病Ⅶ型是β-D-葡糖醛酸酶缺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酶基因位于7q21.2-q22区。Ⅶ型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特殊面容,眼距宽,鼻梁低平,上颌骨突出,眼内眦赘皮小。骨骼畸形可有鸡胸和鸟嘴形脊椎启弯,椎体扁平。上肢短,骨骼发育增速,皮肤粗糙,而松弛,肝脾肿大逐渐加重。神经系损伤不明显。主动脉可有缩窄。

器脏也会受累

◆黏多糖病Ⅷ型

黏多糖病Ⅷ型1978年开始报道,病因是由于N-乙酰氨基葡糖-6-硫酸酯酶缺乏,体内蓄积大量的硫酸角质素(KS)和硫酸类肝素(HS),二者在尿中以3:1的量排出。

临床表现有黏多糖病Ⅲ型和Ⅳ型的共同特征,有侏儒,智力落后,脏器受累和骨骼畸形,无角膜混浊。

黏多糖病诊断及治疗

●诊断

在临床检查和测试中,检测尿液中黏多糖的过量排泄是诊断 MPS 疾病的第一步,然后需要进行酶测定(检测培养中的各种细胞或血液中的酶缺乏)以提供明确的诊断。

羊水穿刺术和绒毛膜绒毛取样进行产前诊断可以验证胎儿是否受到该疾病的影响,遗传咨询可以帮助有 MPS 家族史的父母确定他们是否携带导致疾病的突变基因。

治疗

目前还没有治愈黏多糖病的方法。但可以通过一些医疗保健手段来治疗全身性疾病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①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帮助从大脑中排出过多的脑脊液,并释放被骨骼和其他异常压缩的神经和神经根。角膜移植可以改善角膜混浊严重的个体的视力。

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可以改善阻塞性气道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呼吸。

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插入气管导管以帮助呼吸。

黏多糖病可用的治疗方法

②酶替代疗法

酶替代疗法目前用于 MPS I、MPS II、MPS IVA、MPS VI 和 MPS VII,并且正在其他 MPS 疾病中进行测试。酶替代疗法涉及一种静脉注射溶液,该溶液含有一种体内缺乏或缺失的酶。它不能治愈该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但已证明可用于减轻非神经系统症状和疼痛。

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广泛评估后进行

③骨髓移植和脐带血移植

骨髓移植 (BMT) 和脐带血移植 (UCBT) 在治疗黏多糖病方面的作用有限。除了影响骨骼和眼睛的身体特征外,异常的身体特征可能会得到改善,但神经系统的结果会有所不同。BMT 和 UCBT 是高风险程序,通常只有在家庭成员接受医生广泛的评估和咨询后才能进行。

④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和日常锻炼可以延缓关节问题并改善运动。

试管婴儿技术能排除黏多糖病吗

黏多糖病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如果孩子患有黏多糖病,通常会出现面容丑陋、智力低下、生长缓慢等症状,因此在备孕前必须做好基因筛查,特别是有遗传家族史的人群,以免将黏多糖病遗传给孩子。

三代试管基因筛查及染色体筛查排出致病因素

一代和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并不能排除黏多糖病,一代针对解决女性不孕问题,二代针对解决男性不育问题,只有第三代试管婴儿可以排除遗传性疾病。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胚胎植入子宫前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筛查的方法,选择正常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避免将黏多糖病遗传给后代。

标签: 暂无
特别声明:

1、本文由有喜网整理原创发布,保留著作所有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

2、本站涉及病症、医学诊疗、药物内容时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治和用药依据,具体请在执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操作和使用。

相关阅读

试管婴儿交流群
添加微信号,拉你进群
YX-IVF
复制微信号

试管和备孕难题 3条新消息

免费咨询医院专家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