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又称睾丸下降不全, 是指睾丸在发育过程中未能从腹膜后下降到阴囊底部, 而是停滞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区。隐睾患儿一般无自觉症状, 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阴囊发育不良--单侧隐睾表现为阴囊不对称, 双侧隐睾表现为阴囊扁平、小而空虚, 触摸不到睾丸。由此可见隐睾对于男性患者存在极大的危害,那么都有什么手段去治疗隐睾呢,有喜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低位隐睾可以尝试采用激素治疗,部分睾丸下降固定术后的患儿也可谨慎使用。治疗多适用于1岁内患儿,6月后即可开始使用。激素主要有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也可LHRH + HCG联用。
隐睾尤其是双侧隐睾的病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因此1岁后可给予内分泌治疗,目前应用的内分泌有:
1·绒促性素(HCG):治疗目的是改善间质细胞(leydig’s cell)和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功能,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睾酮分泌,促使睾丸下降,有效率约为14%~50%,剂量为1000~1500U,隔天肌内注射,1个月后随访,总量应>1万U,2万U并不增加疗效,相反会有促使睾丸萎缩的不良反应。
2·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有效率为30%~40%,剂量为1.2mg/d,每侧鼻孔200µg,3次/d,经鼻雾化吸入,4周为1疗程,3个月后随访。
3·LH-RH HCG: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剂量LH-RH 1.2mg/d,分3次经鼻雾化吸入,持续4周后 HCG 1000~1500U,每周1次,共用3周。
隐睾诊断一旦确定,患儿6月后即可手术,激素治疗无效和就诊年龄已超过1岁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最晚不能超过2岁。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可以诊断腹股沟管和腹内高位隐睾,且精确性高。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隐睾症的诊断与治疗,其操作方法简单,时间短,可于探查,手术同时进行。腹腔镜检查过程通常需要在医院及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在受检者的肚脐上切个小孔以便置入窥视镜和引进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用来扩张腹腔,开扩空间以方便医生操作,同时也使医生能仔细的观察及处理器官。
新一代的腹腔镜疗法,是将微型管窥镜技术应用于隐睾探查及治疗中。腹腔镜的最大优点是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不破坏提睾肌,且能准确定位找到睾丸或确诊无睾症,避免了盲目探查,还能最高位松解精索,使其无张力下降至阴囊底部固定,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0.3~0.4cm,无疤痕,是目前治疗隐睾症的最优方案。
中医治疗隐睾症多采用针灸疗法,一般的情况下会在双侧内分泌、睾丸穴,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
同时,有喜在这里提醒大家与治疗时的年龄有关。若2岁前完成治疗且睾丸顺利下降到阴囊内者,对男性生育力无影响。如果治疗时间推迟,会对男性生育能力造成损害,同时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机会明显增高。以上就是隐睾症的治疗方法,有喜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具体的治疗方案还是以医生给出的为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