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特别是在饮食中,要特别注意,没有乙肝抗体的人群一定要定期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损害常常在体内慢慢地进行,多数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并无明显症状。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乙肝表面抗原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1、ng/ml表示法: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ng/ml)大于0.18ng/ml,那么就表示该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而被视为阳性结果,反之被认为是阴性。
2、S/CO值表示法: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S/CO)大于1S/CO,那么就表示该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而被视为阳性结果,反之被认为是阴性。
3、S/N值表示法:AXSYM免疫分析仪得到S/N的值,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S/N)大于2.1S/N,那么就表示该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而被视为阳性结果,反之被认为是阴性。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1000,一般认为此时只是体内存在乙肝病毒的表面外壳,不存在乙肝病毒DNA,不存在病毒复制和传染性,只需要定期检查即可
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1000,说明了体内存在完整的乙肝病毒,有复制性和传染性,传染性的强弱要根据乙肝病毒DNA的数量来决定。当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时,也不要惊慌,要结合PCR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强烈的传染性:乙肝大三阳的患者体内复制非常活跃,传染性很强,多数伴有乏力、呕吐、恶心、食欲减退、转氨酶高等症状。
(2)对肝脏的损害:乙肝表面抗原阳会造成肝细胞渐进性碎屑化坏死,肝小叶遭到结构性破坏,肝功能失调。乙肝大三阳肝功能不正常后,绝大部分会发展为肝硬化。
(3)癌变几率:乙肝大三阳具有恶变性乙肝大三阳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可能性较大。研究肝癌患者的血液,发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证据的(即“大三阳”或“小三阳”等)占95%。
1、乙肝潜伏期:在潜伏期阶段,乙肝表面抗原也可能会出现阳性反应,一般在乙肝发病前2-3周已阳性,发病时达高峰,80%的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
2、慢性乙肝:有症状和体征,不仅HBsAg阳性,同时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且血清转氨酶又经常升高,这此情况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在繁殖,对肝脏不断损伤,最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可发生肝癌,应积极治疗。
1、定期复查:患者应该每三个月~半年做一次肝功和HBV-DNA检验,密切注视肝功变化和乙肝病毒在体内是否处于复制中,发现肝功异常、病毒复制,给予对症治疗。
2、饮食调理:最好少吃或者不吃油炸食物、腌制食品、太油腻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减少肝脏的负荷,多吃书蔬菜水果,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易消化,木耳、香菇、蘑菇等也可以多吃一些。
乙肝表面抗原是感染乙肝病毒的一个指标。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它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存在表示人体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则代表没有乙肝病毒感染,若是乙肝五项全阴,应及时的注射乙肝疫苗。
检查结果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患者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一些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呈阴性,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复发了,这种情况是乙肝病毒变异所造成。此时的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是一种假象,必须定期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及时的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