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脚肿是怎么回事?对于准妈妈来说,怀孕十月是一个艰辛又难熬的过程,在这十个月里将受到各种折磨,如孕吐、尿频、嗜睡等,也有部分准妈妈会出现脚肿的情况。那么,孕妇脚肿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1、血容量增多
妊娠后,孕妇从怀孕第6周开始血容量就逐渐增加,在34周时达到高峰,之后的孕周一直维持这种水平,直到产后2周才会恢复孕前水平。而怀孕期间血容量要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由于血容量的增加会导致组织间液增加,进而引起脚肿。
2、水肿
人体内血浆白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而怀孕期间血浆渗透压要比怀孕前低,这就会使得血液中的水分更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去,从而导致孕妇的下肢出现水肿现象。
3、子宫增大
孕晚期由于胎儿的不断成长,子宫也随着增大,这就加大了骨盆的压力,从而使下肢静脉血流受到影响,进而引起下肢水肿现象。
1、充分休息
孕期出现下肢浮肿现象,应多注意休息,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站立,否则会加重脚肿的情况。如果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建议最好是半小时活动下,以免加重脚肿情况。
2、适当按摩
妊娠期间出现脚肿情况,孕妇可通过按摩的方式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饭后坐着看电视或聊天时,以及睡前泡脚时,准妈妈可以对脚部进行揉按,以帮助预防和消除水肿。
3、抬高腿部
在睡觉之前,可以找一个比较高的枕头来垫着,20-30分钟之后拿开,对消肿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如果孕妇的身体条件允许,也可以做10分钟左右的高抬腿动作来帮助消除水肿。
4、控制水和盐的摄入
怀孕后由于身体调节盐分、水分的机能下降,所以孕妇要严格控制盐和水的摄入,一般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为宜;水也不宜摄入过多,适量即可,以免加重水肿现象。
综上便是关于孕妇脚肿是怎么回事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到各位准妈妈。孕期脚肿多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准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对于脚肿的发生,准妈妈们可以通过脚部按摩、饭后散步等方式来帮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