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基因性状是隐性的,即只有纯合子时才显示病状。此种遗传病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故多见于近亲婚配者的子女。这种疾病发病率较低,近亲结婚会提高发病率。那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有哪些呢?
临床上一般将显性遗传用A表示,阴性遗传用a表示。如果携带隐性基因通常就是Aa,如果是隐性基因发病就是aa,不携带通常就是AA。因此临床上夫妻双方如果有一方携带的常染色体属于隐性遗传,通常子女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携带,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不携带。
如果夫妻双方都携带此基因,那子女四分之一的概率不携带,二分之一的概率携带,四分之一的概率发病。如果夫妻一方携带基因,如果发病,那子女二分之一的概率通常会发病,二分之一的概率携带。如果夫妻双方都发病,子女通常都会发病。所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总结如下:
1、因为疾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的传递与性别无关,所以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2、患者的双亲往往无病,但都是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患者同胞中1/4会患病,正常同胞中有2/3的可能性为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患者的子女一般不会发病,家谱上也不存在隔代传播的现象,病例往往是散发的,但同胞中可有多人患病。
4、患者的后代一般不发病,但一定是携带者。
5、近亲婚配时,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比随机婚配者明显增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是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患者父母往往无病,但都是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同胞中,1/4患病,1/4正常,1/2为携带者。患者的子女一般不会患病,因为如果患者与基因正常的配偶结婚,其后代一般不会患病。
综上所述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有哪些”的全部介绍,遗传疾病并非不能生育,但生育带来的风险却是很大的。所以出现这种遗传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定期孕检,要时刻注意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果出现问题比较严重,建议终止妊娠。